目前,正值候鸟迁徙季,云南昆明的滇池湖滨湿地吸引了大批候鸟来此越冬。为了更精准地观测与保护这些候鸟,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中,用上了AI智慧鸟类观测系统。
在滇池草海大坝,成群的红嘴鸥自由飞翔。作为昆明越冬候鸟的明星物种,研究人员每年对红嘴鸥的观测统计必不可少。
这是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最新投入使用的AI智慧鸟类观测系统。无人机上升到距水面约60米的高度,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线路,拍摄记录红嘴鸥。计算机仅用几十秒,就识别到观测范围内的红嘴鸥数量为2000多只。
这是设备捕捉到的一段鸟叫声,通过声纹图谱识别系统,确认这是一只苍鹭。
监控室里,电脑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观测水域内游动的水鸟。通过高清摄像机的拍摄,AI鸟类观测系统快速识别鸟脸,随后在每只鸟的头上标注清楚种类的名称。
这套系统的使用,解决了传统人工监测技术成本高、效率低、数据碎片化等问题。有效提高了滇池鸟类多样性监测效率,实现了长时间序列的鸟类持续观测。
AI智慧观测系统 提升监测效率和准确性
“无人机+声纹图谱识别+高清摄像机”,这套AI智慧鸟类多元观测系统的应用,大大提升了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。同时,为评估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水平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。
研究人员介绍,截至目前,高清摄像机在滇池周边已识别到了骨顶鸡、赤嘴潜鸭、绿头鸭等17种水鸟,还监测到了包括黑卷尾、黄臀鹎等多种滇池常见林鸟。
除了鸟脸识别,这项技术还可以监测不同候鸟首次出现及迁离的时间节点,对比年际间候鸟的越冬时间节点,研究它们的迁徙行为及迁徙规律。
此外,高清摄像机还能识别出鸟类换羽等一些变化。
通过AI智能监测技术,研究人员不仅可以长期监测鸟类群落变化,还可以开展鸟类日间活动规律、行为的研究。如觅食、栖息及繁殖,促进鸟类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。